1. 首页 > 电器大全

苏宁已经宣布破产国美现状-苏宁倒了国美有机会吗

苏宁已经宣布破产国美现状-苏宁倒了国美有机会吗

国美全被苏宁收购了。因为国美电器的门店已被苏宁易购收购多家,还搞欺诈上市。起因是市场风传国美受“黄光裕事件”影响,苏宁将对国美展开大规模收购。国信证券行业分析师表示,此次黄光裕事件对行业的整合和苏宁的发展都提供了一个机会。苏宁完全可以在独善其身的前提下超越国美,甚至有条件对国美进行收购整合。为此,网易财经联系了苏宁,苏宁一位高层人士向网易财经表示暂无收购国美的计划。

一年亏掉几十个亿,苏宁传闻四起,官方紧急辟谣,你怎么看?

苏宁败就败在我们中国很多大企业的通病“够买足球队”苏宁其实是一直是长期赔钱的,从2014年 2020年连续亏损超过160多亿。苏宁流动资产是1072亿,但是苏宁的负债却是1100亿,已经是资不抵债了!

中国四大电商:天猫、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前三个都是赚钱的,天猫一年营业额是2.68万亿,京东是2万亿,拼多多是1万亿,而苏宁易购只有3700亿。

最近苏宁也在出售自己20-25的股权就可以看出苏宁缺钱了,曾经的风云人物百亿富翁张近东最近的日子确实是不好过的。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苏宁为什么干不过京东,答案是:经营上肯定是失败的,一个传统卖货的企业出现连续的亏损又没有现金的话就像人没有血液一样慢慢就变成昏迷状态!

苏宁不是败给了京东,而是败给了自己!负债超过1361.4亿的苏宁,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了,可以说现在苏宁已经到了绝境了。张近东相比于刘强东,实际上是拥有先发优势的,不过最终败下阵来,现在苏宁易购只能断臂求生,张近东只能质押股份、苏宁易购只能卖掉股份,用这种方式来拯救苏宁。

张近东两次绝佳机会,遗憾没能大成

当年3C领域的老大是国美,京东、苏宁啥的都得靠边站,尤其是收购永乐电器之后,黄光裕的国美可谓是如日中天,那时候刘强东、张近东都只是行业的配角。

黄光裕收购国美之后,曾经一度非常信任永乐电器的陈晓,自己担任董事长,陈晓担任新国美总裁,两个人事实上貌合神离,尤其是陈晓作为失败者被招安,心里难免有不平。在黄光裕入狱之后,陈晓开始了夺权之路,之后就是黄光裕的妻子杜娟和陈晓内斗,直到杜娟帮助身陷囹圄的丈夫抢回了国美控制权。

这期间是苏宁最好的机会,张近东也借此机会不断高速成长,瞬间成为国内3C领域的第一大龙头,苏宁线下不断扩张,几乎在全国各大城市逐渐铺开了,眼看着苏宁这事儿就要成了,遗憾的是这只是挑战的开始。

刘强东逐渐带着京东转型,互联网时代来临了,重仓投入物流,摒弃了传统的线下模式,用大仓储的大物流方式,取代苏宁、国内的门店小物流方式,京东这种方式取得了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采用互联网模式的京东获得了高速发展,尽管大力布局物流的京东相对于淘宝是重模式,但是相对于国美、苏宁这种传统线下模式,京东的模式要轻了很多。

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京东的物流周期是大家能够接受的,苏宁线下模式提升了配送效率,但是确实也增加了成本,在效率和价格进行抉择之前,用户一定会选择优势更明显的一个。在阿里加持之后,苏宁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也得到了高速发展,这时候就进入了第二个时期。

苏宁和京东进行价格战,刘强东不怕,因为有了资本的加码,京东总是能够融资到很多钱,苏宁面对充足的京东,基本上是毫无还手之力,尽管在阿里的帮助之下,苏宁也跟京东打得很焦灼,不过阿里毕竟有自己的业务,不会加大码让苏宁跟京东挑战,阿里巴巴还是把重心都放在了天猫上。最终苏宁跟着京东打价格战,反而失去了自己的优势,跟着别人的节奏走路,反而把自己弄得非常被动。

国美和京东,其实是苏宁的两次绝好的机会,只不过苏宁都没有抓好,张近东在苏宁的战略决策上,可以说是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具体的策略是错误的。尤其是在选择跟竞争对手竞争之后,苏宁把太多的精力分散到足球、 体育 领域,这些非核心业务烧掉了不少钱,反过来又拖累了苏宁本身的核心业务。苏宁足球,实际上就相当于张近东给儿子张康阳一个锻炼的机会,张康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代价也是惨重的,给太子练兵,可惜的是苏宁的家底没有身后到那种程度。

谈论苏宁易购,人们一般都会把它跟京东做比较。

因为它们诞生的时间相差不远,且自诞生起,就一直缠斗不休,彼此互不服气。但是,超过15年的争斗,如今以“京东完胜、苏宁完败”告终。

我将两者不同时期的关系作个简单的梳理分析:

苏宁干不赢京东,如今被互联网抛弃,原因很多,教训也很深刻。个人认为主要的有三点:

(一)核心原因是: 苏宁电器线下资产过重,线下与线上并没有实现互相补充、互相成就的商业闭环,反而是互相消耗和拆台

(二)第二个原因: 苏宁的主业无法聚焦,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苏宁电器好像啥都是:3C大卖场、电商平台、足球俱乐部、金融平台……,但是好像啥都做不精,除了大卖场规模还可以外,其它的都很散乱,进不了前三名,最终让消费者抛弃。

(三)第三个原因是 战略失误,盲目扩张,过于追求规模效应,却疏忽了核心盈利模式的培育和打磨

苏宁有了几千家线下电器大卖场,却雄心勃勃、大费周章地计划在全国搞数万家“ 苏宁小店 ”。苏宁小店,看上去很美,实际上是鸡肋,投入了几百个亿,结果反响冷淡、合作者抱怨连连。强行推进,无异于南辕北辙、深陷经营泥淖,陷入“开店—关店”的怪圈,最终不得不黯然收场。

“苏宁小店”的溃败,是苏宁集团层面的战略研判失误,严重拖累集团的经营发展,拖累集团的财务 健康 ,导致集团经年累月现金流净流出。财报数据显示:

连亏150亿!负债率高达98%!国美,岌岌可危...

苏宁易购公布相关数据显示,其2021年累计亏损高达400多个亿。计研报告与您实时研究各行业分析热点,纵览更多的各行业分析报告。这也导致外界有传闻称,苏宁被供应商申请破产清算,虽然官方紧急辟谣。

但苏宁在此前与京东分庭抗礼,直到现在的重组,确实让人意想不到。早期起家之时,苏宁与国美一度靠着实体店占据上风,但是苏宁另辟蹊径,除实体店之外,大力发展网络电商,最终不断吞噬国美的市场份额,完胜竞争对手,彼时的线下市场让苏宁风光 。

不过此后面对淘宝、京东,完全走向网络电商平台,实体经济却拖累苏宁的整体发展。天猫、淘宝、京东没有线下的拖累,线上平台可以野蛮生长。张近东的苏宁小店、苏宁广场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导致在线上的反应太慢,这个市场注定战绩先机者赢得一切。其它网络平台持续竞争,让其他线上平台发展艰难。

大量烧钱没有相应收获后,苏宁线上以及线下入不敷出,陷入泥潭。其大量的多元化业务都处于亏损状态,包括地产、体育、金融等等领域,原本苏宁寄希望能拯救主业务,但没想到越陷越深,成了填不满的销金库。

被寄予厚望的新零售之风并没能带领苏宁重回巅峰,反而是以七只考拉、领蛙、哈米科技等新零售公司的倒闭而收场。苏宁至此也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了市场的话语权。

电商的市场变化太快,苏宁早已跟不上时代。带领苏宁走过巅峰与低谷的舵手已经离开,苏宁的未来又会如何?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也不会说。这句话放在苏宁身上,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苏宁——败给了自己也败给了时代,一位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

作者:斩崩刀, 财经 专栏作家

2021年4月7日晚,黄光裕现身国美全球投资人电话会议。会上,黄光裕保持着一贯的自信,认为实现上线下联动后,国美年度盈利将达到8亿元。

在他看来,电器领域市场有待开发空间复加上公司运营战略向全品类转变,均能够带来巨大的财富机会,让国美重建辉煌。

然而,连续亏损的业绩和越积越多的偿债压力,特别是当前零售市场格局基本奠定,那么,此消彼长之下弥补发展代差都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黄光裕宣称18个月使国美恢复原有市场地位,难免有 娱乐 营销的嫌疑。即使并非如此,兼具三大劣势的国美就一定能突围吗?

1

三大劣势

当前,国美几乎面临着“不可扭转”的三大劣势。从数据来看,率先要面对的是惨淡的营收。

3月31日,国美发布2020年财报,全年营收441.19亿,同比下降了25.83%;不止如此,归母净利润还亏损高达69.94亿。

就去年营收数据来说,国美将之归结为疫情影响,但无法掩盖的是其多年连续的惨淡。要知道,2008年黄光裕出事后国美收入绝对值竟然也回落了。

先前2008年,国美营收就已经达到491亿,2010年更是实现营收509.1亿,2011年进一步达到598.21亿,结果到2020年降为440多亿。

收入绝对值下降的时候,国美的亏损额反过来在暴增。相较于2019年亏损额25.9亿,2020年亏损显著扩大,同比增加达到170%。如果将时间拉长的话,实质自2017年出现亏损开始,国美至今已经连续亏损四年了。

如果说营收反映的是经营趋势,那么毛利率反映的就是发展模式的效率问题。在毛利率方面,国美也正处于效率劣势状态。

2020年,国美销售成本约为395.69亿,占销售收入的89.69%,相比2019年同期为84.68%,成本升高。相应地,毛利率约为12.16%,相比于2019年的17.91%下降了5个多的百分点。就此而言,国美无疑需要完成模式更新来改善利润水平。

最后,不断攀升的负债率也有可能变成压倒国美的“稻草”。从数据来看,自2015年开始,国美资产负债率依次从接近60%增至66%、72%、82%、88%,最终变为2020年的98%。

按照国美账面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95.97亿来算,不过是其529.43亿流动负债的18%。可见,国美不仅营收下滑,而且业绩持续亏损,叠加持续攀升的资产负债率,可谓身患重症。

2

模式代差

国美要想恢复市场地位,不得不说其发展模式问题。前述已经提到,国美将亏损归咎于疫情影响,2020年亏损接近70亿,但结合长时段情形来看,从2017至2019已经累计亏损79.27亿,其营收惨淡不是短期偶然性而是连续性的现象。究其根底,本质在于其发展模式有代差。

历览零售市场变迁,可以发现国美衰落的根源在于商业模式,特别是错失互联网电商红利。

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新零售”概念提出后,各个电商平台和线下卖场都开启了“线上+线下”双线联动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国美却一直固步自封,单腿走路。当前,社交电商已经瞄准挖掘私域流量,但国美主要还是依靠线下卖场发展,其营收占比居高不下。

当然,国美为求自救也在开拓线上渠道。此前,国美利用直播模式进行带货,并将全国门店通过“一店一页”的方式完成线上平移,就是意图打通线上线下。

不过,财报显示去年1263间可比较门店销售占比仍然高达74.58%,由此可见双线联动转型收效甚微。

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国美不仅起步晚,而且没有互联网巨头的流量扶持,更没有足够的现金实行持续低价补贴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流量成为奢侈品的当下,国美转型紧迫,难度更是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黄光裕仍然保持着一贯的自信,宣称国美会用18个月恢复原有市场地位。

首先,以加盟为主自营为辅的方式继续发展线下门店,从3000家突破至6000家。此外,推行全品类经营,落实“家·生活”战略。

最后,国美App改名为“真快乐”,并定位为 娱乐 化零售新物种。这对于非固定用户来说,不仅不像购物平台,而且难与国美联系起来。有老用户表示,听上去像 游戏 App,“差点就卸载了”。问题在于,这些举措能补上10年的代差吗?

3

囚笼格局

从行业视角来说,国美要恢复原有市场地位阻力也不是一般的大。根据《2020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苏宁市场占有率最高,份额比为23.8%,京东紧随其后,为17%,天猫则以10.6%居于第三,而国美仅有5.3%。

因此,从市场格局来说,国美不仅线上布局缓慢,而且在体量上已经与头部玩家彻底拉开距离,属于被围被困态势,这显然不是在会上鼓鼓气就能改变的事情。

依照数据分析,国美首先在营收规模和业绩态势上就被甩开一大截。

2020年,阿里营收为3768.44亿元,同比增长了51%;苏宁尽管同比下降4%,但营收仍然达到2584.59亿元;至于京东,净收入为7458.02亿元,净利润为494.05亿元。

比较而言,国美全年营收441.19亿,在收入规模上即使对位苏宁,也不到后者20%的水平。因此,市场地位早不在同一量级。

直白地讲,国美内部情况也不足以支撑国美放豪言。要知道,自2017年以来已连续出现四年亏损,达到98.2%。

从趋势来看,除2017年净亏损4.5亿,到2018年陡增至48.87亿元,然后2019年略有好转收窄至25.9亿外,整体上一直成扩大态势。

特别地,2019年尽管净亏损收窄,但仍然达到25.9亿,更遑论2020年直接逼近了70亿。计算一下,连续亏损总额已经高达近150亿元。

在这个意义上看财务数据,国美甚至有一种完全难以崛起的“假象”。而且,更为深切的危机是,当前情形还以国美资金链不会崩盘为前提的。毕竟,没有资金正向回流,如何解决负债都可能演变成问题。

从数据来看,国美2020年年末短期负债为233亿,同比增加了26.38%,一应流动负债则为529.43亿,直接超过了全年总营收。因此,国美资金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岌岌可危,换言之,想要崛起,可能首要的是先将债务兑清。

关于资金链问题,尽管国美一直强调握有95.97亿现金,但只要注意到同期流动资产总额为369.59亿,而流动负债总额为529.43亿元,那么根据流动资产无法覆盖流动负债,就能推出其资金链存在事实性的隐患。

如果进一步拆解流动负债,仅1年内“须偿还其他借款”“须偿还银行借款”和3个月内的“应付账款”这三项总额也高达341.64亿元,最终只是勉强被流动资产覆盖。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国美周期越来越长的存货周转天数也明显不利于资金链保持 健康 。去年,国美存货周转天数比2019年增加了16天,达到约74天。对比苏宁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的存货周转天数38.24和44.62,显然国美货品积压现状无法隐藏。

某种意义上讲,这实际从侧面反映出国美变现能力差、销售状况不佳。就此而言,纵使将2020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8.51亿考虑在内,国美资金流动性也并不高,很难杜绝短期偿债危机的可能。

对于国美来说,不管是三大既有劣势,还是转型危机中的发展代差,亦或竞争格局的不利局面,都不是凭个人信心激励和倍增扩张方略,就能短期内一蹴而就并一劳永逸的。

在这个意义上讲,国美正处于“不进则”的怪圈,庞大的发展压力在倒逼扩张。对此,黄光裕究竟能否破局,甚而在18个月内使国美恢复原有市场地位,还是“薛定谔的猫”。

国美和苏宁哪个先倒闭

王兴说:“美团离破产只有6个月”

马化腾说:“腾讯离倒闭只有6个月,有危机感才会有胜算”

刘强东设想:“如果京东破产,我将一辈子活在耻辱柱上”

.........................................................

不知苏宁易购的张近东看到此类重组、破产的信息会有何感想,从公司创立之初是否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创始人的盲目自信和客观,就是给企业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爆炸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今苏宁已经火烧连营,殃及池鱼,纵观企业的生发展,总结出一个铁律:“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时代淘汰你,连一声招呼都不会打”,而我会从企业管理咨询的角度去分析苏宁易购这一困局。

布局决定结局,战略的决策

古人云:“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

利德尔·哈特对战略的描述:“使敌人丧失平衡,自己乱了阵脚,这才是战略的真正目的;其结果不是敌人自行崩溃,就是在会战中轻易被我击溃”

然而苏宁四面出击、多条业务线并行,多元化押宝的战略存在重大失误为其现在的局面埋下伏笔 ,我们一探究竟

2008年,国美的全国店面将一共有1300家,从店面数量和前三季度的销售额来看,仍旧保持家电连锁老大的地位,市场份额估计在15%,然而黄光裕的入狱, 苏宁趁势发展,全面实现了对国美的反超,做到该行业的宝座。

2011年是苏宁最风光的一年,也是苏宁最后风光的一年,因为天猫、京东等互联网零售对手的全面崛起,但苏宁依然竖起自己高傲的头颅,正应了 马云所说:“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

2012年,果然是狼来了,而且还是跨行打劫,主营3C的京东挑起了家电巨头苏宁的战火, “不赚钱,也要堵截京东。”随着苏宁电器副董事长孙为民的“一声令下”,一场“中国电商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最全面的价格战”在苏宁与京东商城之间开打,结果也是异常悲壮,然而经此战后,苏宁的防地被攻陷,京东涉入家电领域,撕了一块大大的肥肉,引发了张近东的无限思考和反省,传统零售巨头该如何互联网转型,痛定思痛苏宁开始互联网化, 互联网巨头做什么,它就赶紧跟着做什么 。 邯郸学步,最后也忘记了自己的优势

它不仅效仿开发了苏宁易购、苏宁支付、苏宁金融等电商有关的业务,还曾开发了苏宁酒店、苏宁应用商店、苏宁阅读、苏宁云、苏宁旅行、苏宁**、苏宁天气等一大堆炮灰级app。这是在抽奖吗,指望万一哪个app突然火起来?

视频网站兴起,苏宁收购了PPTV,巨亏后已经销声匿迹

垂直电商兴起,苏宁收购了红孩子,把它从母婴电商的一线做到了三线

团购兴起,苏宁收购了满座网,炮没打几下,就萎了

新零售兴起,苏宁推出了苏宁小店,盲目扩张到上万家,亏损几十亿后剥离

共享经济兴起,苏宁推出了“共享干衣”,莫名其妙的商业模式搞了几十个高校,尴尬收场

社区团购兴起,苏宁推出“苏小团“,团长盲目扩充达到6万人后再次偃旗息鼓;

苏宁还搞过 体育 、搞过电竞,时髦的事儿一件也没落下,一样也没做好

十年一直在模仿,从未创新,殊不知互联网的打法都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不创新只有路一条

入口大于出口

对于京东和苏宁来说,良好的现金流和资金,关于企业的生存亡

本身都是重资产运营,人员成本、仓储、库房、供应链产品等哪个不需要大量的资金

其中 库存周转天数 ,是零售行业最核心的指标之一,库存周转天数越少,代表周转效率越高,库存管理的效率也越高,苏宁的库存周转天数是78天,而反观京东,运营着数百万SKU的自营商品、1000多个仓库数,有着近5亿消费者、数十万商家,通过智能运营、仓网优化、全渠道履约和C2M反向定制,实现了库存周转天数降至 31.2 天。

意味着资金的回笼速度、现金流能力远远优于苏宁,也说明苏宁造血能力不足,入口太窄、太少,一旦遇到重大资金问题,缺口很难被填补,而另一方面苏宁出口太多,资金出口太多,如同一口水池,出水口出水量远远大于进水口,时间一长,水池就会干涸,而苏宁一系列动作频频:

2015年,苏宁与阿里战略合作,交叉持股。阿里耗资283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苏宁,成为第二大股东;苏宁也斥资140亿元人民币入股阿里。仅仅五年过去,一个股价拦腰截断,一个市值翻倍增长。阿里投资苏宁,亏了140亿,苏宁投资阿里,赚了140亿

2017年张近东通过苏宁控股集团旗下苏宁电器集团全资附属公司南京恒润投资了恒大200亿,获得了恒大4.7%的股份

2018年,苏宁收购了困境中的万达百货

2019年,苏宁收购困境中的家乐福中国业务

即使水龙头水量充足,也不能一直往外洒水,也要饮水思源,开源节流,不然总会被渴。

聚焦主营业务,加厚加深护城河

苏宁的业务已经横跨零售、地产、物流、金融、 科技 、文创、 体育 、投资等八大产业,巨头涉及的板块,苏宁计划没有一个落下,所有这些业务板块,苏宁没有一块能在业内名列前三,但也没有一个做的风生水起。

一般巨头的宏大业务布局,都是围绕自己的核心展开,比如阿里基于电商、腾讯基于社交,百度基于搜索来进行布局。但是苏宁没有核心,只有搞不灵清,一片混乱,也许只有苏宁自己以为,它是能跟阿里、京东相提并论的巨头。所以马云想做的,刘强东想做的,张近东也都想做,但是苏宁只有老二的身,没有老大的命。

与此同时,苏宁最咬牙切齿的对手—京东,衍生业务一个个做得风生水起。京东 健康 、京东物流、京东金融、京东数科等独立上市,形成众星捧月的聚拢之势,在互联网的江湖上留下赫赫威名,而苏宁则是落寞的身影。

而网上最新流传的消息是,深圳国际终止入股苏宁易购,江苏国资、阿里小米等联合“接盘”,苏宁度过这次危机,那么还能有希望吗?

你认为苏宁的希望是什么?是苏宁的门店焕发荣光,还是苏宁的电商朽木回春?

成年人治疗伤痛的最好方式就是自度,那么苏宁目前依然如是, 首先是资产的剥离,聚焦主营业务,其次是优良资产的变卖,资金的迅速回笼,最后是盟友的支援,最不济的是托管,

我反正看不出这个时代,还需要这样的苏宁。如今它最好的结局,就是善终,命里终究是老二,可偏偏不信命,一心想做老大,却被老三干掉,败给了自己也败给了时代,请允许我们给这位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留有体面。

亏损26亿后人事大调整,掉队的国美电器现在改变还有希望吗?

苏宁和国美不存在哪个先与后,关键是看各自老总怎样发挥各自的经营优势和才能

国美和苏宁一样,都是家电的零售商,要看好不好,只能看你买的家电品牌的售后了,因为国美、苏宁只管卖,至于后面的吗,就看厂家如何了。

虽然国美关闭了部分地区的部分门店,财务状况也是每日俱下。但是短时间内倒闭还真不会。国美集团也在寻求向上突破的解决方案?不管怎么说,毕竟瘦的骆驼比马大。

相信全国网友都知道,国美电器是我国家电连锁行业的大哥大,占据了市场份额的35%(官方权威数据)。在国内大中小城市有连锁店数百家,直接员工几万人,加上物流配送及其它服务制造业,可以说直接为国美服务的员工超过十万人。倘若国美破产,那么这些人的就业问题、家庭问题谁来保障?

其次,我们广大消费者还能享受到像国美电器那样的服务吗?众所周知,在国内,目前的状况是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两大巨头相互竞争,所以产品的价格相对透明,广大人民群众可以享受到很多实惠,两大巨头的直接受众面超过五亿人之多。

如果国美倒闭了,那么谁来保证苏宁电器不会提高产品价格,消费者还能继续享受那样的优质服务吗?当然,我们相信苏宁电器的服务也是不错的。

国美电器为什么关闭

根据观察者网近日的报道,近日,国美零售发布了新的组织架构和多项人事调整。其中,原百度高级副总裁向海龙被升任为国美零售控股公司执行副总裁兼任国美在线公司CEO。国美线上化转型的重担交给了从互联网公司出身的向海龙,此前在百度工作的14年里,向海龙一度掌管百度的核心搜索业务,在销售和商业变现上有不少成绩。

依靠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国美曾在过去占据家电零售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在创始人黄光裕缺席的过去十年,国美被快速崛起的电商们赶超,开始掉队。2019年,国美零售的营业收入602.07亿元,同比下降7.78%,净利润-26.9亿元,已经连续亏损三年。易观发布的《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20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国美在线市场份额仅为0.5%,排名第五,昔日老对手苏宁易购以6.2%的市场份额排第三。《2019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2019年中国家电行业整体市场渠道份额,苏宁易购占22.8%,京东占14.4%,天猫占8.8%,国美仅占5.8%。

曾几何时国美电器是中国电器市场上的巨头,但是我们看到自从国美电器。创始人因为特殊原因无法控制国美电器之后,国美电器的看守内阁虽然非常努力的发展自身,但实际上市场已经完全处于了落后的境地,在这个全面互联网的时代,国美电器几乎已经失去了一整个时代,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国美电器日前的组织架构和人事调整已经掉队的国美电器,到底还有没有未来的希望?

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国美电器的看守内阁,实际上这些年来做的事情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在一个公司的主要灵魂人物无法控制公司的情况下,在公司的管理层遭到超巨大打击的情况下,国美电器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占有率,至少没出现太大规模的下降,乃至于破产倒闭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了。毕竟相比于之前国美电器的灵魂人物创始人来说,整个国美电器的看守内阁都处于一个相对能力较弱的状态,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国美电器能够有这样的一个发展已经算是不错了,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对国美电器进行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

其次,我们要考虑的是国美电器面对着整个市场的严重掉队,国美电器到底失去了什么,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国美电器在其主要灵魂人物无法控制公司之后,基本上对于整个市场。都是处于传统战略传统打法的状态,对于整个市场已经全面崛起的一个超级时代来说,互联网时代在电商企业纷纷在市场上不断发力的时候,国美电器实际上错过了电商企业互联网时代的第1波市场红利之后,国美电器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当前大家已经熟悉的京东,拼多多,苏宁等巨头的交织之下,也没有打出自己的特点,甚至于错失了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所以这才是国美电器最大的问题,不仅仅错失了互联网时代,还错失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两个时代都已经过去,国美电器依然还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下运行,这才是国美电器当前最大的问题。

第三,国美电器的未来,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自从黄光裕开始回归国美电器,实际上国美电器还是逐渐找到了一些自己的感觉,毕竟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其灵魂创始人拥有着无可争议的市场地位,更何况黄光裕是一个类似于乔布斯式的有着现实扭曲力场的人。而如今又从百度引入了向海龙开始全面的进行国美互联网化的转型,实际上这也是黄光义的一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策略,毕竟对于国美原先的班底来说,没有谁在互联网时代真正的玩过互联网,只有将事情交给真正玩过互联网的人来做。还有可能有一线希望,毕竟互联网基因不是一家企业想有就能够有的,而对于整个国美电器来说,当前想要补上之前已经失去的两个时代,需要的不仅仅是弯道超越,更需要的是一种压缩饼干式的发展,从目前来看一切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只是之前失去的时代能不能快速弥补回来,这其实是摆在国美电器面前最重要的问题。

国美电器关闭的主要原因:市场竞争太大、内部管理问题、零售模式存在问题、资金链缺口等。

市场竞争太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美电器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包括京东、天猫等在线平台,以及苏宁、海尔等实体零售巨头。这导致了国美电器的销售收入大幅下降。

内部管理问题:国美电器在内部管理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高层腐败、人员流动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了公司经营成本的增加和效率的降低。

零售模式存在问题: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国美电器的零售模式可能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无法吸引消费者。

资金链缺口:扩张和重组带来压力。国美电器可能在资金链上存在缺口,扩张和重组也带来了压力,导致其关闭一些门店。

总的来说,国美电器关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市场竞争、内部管理、零售模式和资金链等方面的问题。

国美电器的发展历程

1987年1月1日,黄光裕先生在北京珠市口大街开设国美首家门店。1993年,国美把北京的店铺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进行统一品牌经营。1995年,国美采用标准化、可复制的家电连锁经营模式,开创了中国家电零售连锁经营模式的先河。

2004年,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发展进入快车道。2009年,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截至2021年6月30日,国美线下实体门店数量为3895家,遍布全国500多个城市,会员人数超过2亿。

2011年4月,国美电子商务网站全新上线。国美率先创新出“B2C+实体店”融合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2016年8月,国美电器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04位。2019年9月7日,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发布2018年度中国零售百强名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国美电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