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车间空调净化系统验证-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报告
1.对洁净室(区)的管理有什么规范
对洁净室(区)的管理有下列规范: (1)洁净室(区)仅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 进人。
(2)进人洁净室(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戴饰物,不得裸手直 接接触药品。 (3)洁净室(区)应定期消毒。
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 和成品产生污染。 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4)药品生产人员应有健康档案。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 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传染病、皮肤病患者和体表有伤口者,不得从 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 134。
如何对药品生产进行验证? (1)药品生产验证应包括厂房、设施及设备安装的确认,运行 确认,性能确认和产品验证。 (2)产品的生产工艺及关键设施、设备应按验证方案进行验 证。
当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工艺、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原 辅料、主要生产设备等发生改变时,以及生产一定周期后,应进行 再验证。 (3)应根据验证对象提出验证项目,制定验证方案,并组织实 施。
验证工作完成后应写出验证报告,由验证工作负责人审核批 准。 (4)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和分析内容应以文件形式归档保存。
验证文件应包括验证方案、验证报告、评价和建议、批准人等。
2.无尘洁净室基本常识有哪些
洁净室专业术语 洁净室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房间.它的建造和使用应减少室内诱入,产生及滞留粒子.室内其它有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按要求进行控制. 洁净区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限定空间.它的建造和使用应减少空间内诱入,产生及滞留粒子.空间内其它有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按要求进行控制.洁净区可以是开放式或封闭式. 移动式洁净小室可整体移动位置的小型洁净室.有刚性或薄膜围档两类. 人身净化用室人员在进入洁净区之前按一定程序进行净化的房间. 物料净化用室物料在进入洁净区之前按一定程序进行净化的房间. 粒径由给定的粒子尺寸测定仪响应当量于被测粒子等效的球体直径.对离散粒子计数,光散射仪器采用当量光学直径. 悬浮粒子用于空气洁净度分级的空气中悬浮粒子尺寸范围在0.1~5μm的固体和液体粒子. 超微粒子具有当量直径小于0.1μm的粒子. 微粒子具有当量直径大于5μm的粒子. 粒径分布粒子粒径频率分布和累积分布,是粒径的函数. 含尘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悬浮粒子的颗数.洁净度以单位体积空气某粒径粒子的数量来区分的洁净程度. 气流流型对室内空气的流动形态和分布进行合理设计. 单向流沿单一方向呈平行流线并且横断面上风速一致的气流. 垂直单向流与水平面垂直的单向流. 水平单向流与水平面平行的单向流. 非单向流 凡不符合单向流定义的气流. 混合流单向流和非单向流组合的气流. 洁净工作区指洁净室内离地面高度0.8~1.5m(除工艺特殊要求外)的区域. 空气吹淋室利用高速洁净气流吹落并清除进入洁净室人员表面附着粒子的小室. 气闸室设置在洁净室出入口,阻隔室外或邻室污染气流和压差控制而设置的缓冲间. 传递窗在洁净室隔墙上设置的传递物料和工器具的开口.两侧装有不能同时开启的窗扇. 洁净工作台能够保持操作空间所需洁净度的工作台. 洁净工作服为把工作人员产生的粒子限制在最小程度所使用的发尘量少的洁净服装. 空态设施已经建成,所有动力接通并运行,但无生产设备,材料及人员. 静态设施已经建成,生产设备已经安装,并按业主及供应商同意的状态运行,但无生产人员.动态设施以规定的状态运行,有规定的人员在场,并在商定的状况下进行工作. 检漏试验检查空气过滤器及其与安装框架连接部位等的密封性试验. 高效空气过滤器在额定风量下,对粒径大于等于0.3μm粒子的捕集效率在99.9%以上及气流阻力在250Pa以下的空气过滤器. 超高效空气过滤器 ULPA在额定风量下,对粒径0.1~0.2μm粒子的捕集效率在99.999%以上及气流阻力在280Pa以下的空气过滤器. 纯水对电解质杂质含量(常以电阻率表征)和非电解质杂质(如微粒,有机物,细菌和溶解气体等)含量均有要求的水. 防静电环境能防止静电危害的特定环境,在这一环境中不易产生静电,静电产生后易于消散或消除,静电噪声难以传播. 表面电阻在材料的表面上两电极间所加直流电压与流过两极间的稳态电流之商. 体积电阻在材料的相对两表面上放置的两电极间所加直流电压与流过两电极间的稳态电流之商.该电流不包括沿材料表面的电流. 表面电阻率在材料表面层的直流电场强度与稳态电流线密度之商.其量纲为Ω/□. 体积电阻率在材料内层的直流电场强度与稳态电流密度之商.其量纲为Ω·cm. 专用消防口消防人员为灭火而进入建筑物的专用入口,平时封闭,使用时由消防人员从室外打开. 自净时间洁净室被污染后,净化空调系统开始运行至恢复到稳定的规定室内洁净度等级的时间.生物洁净室洁净室空气中悬浮微生物控制在规定值内的限定空间. 浮游菌洁净室悬浮在空气中的菌落. 沉降菌洁净室降落在培养皿上的菌落.。
3.洁净区是什么意思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需要经常消毒杀菌的地方,其空气洁气度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如白血病、重度烧伤患者的治疗。而感染对这类患者是最大的危险。因此,洁净护理单元是现代化大中型医院的重要科室。还有无菌原料药的生产等都要求在一定等级的洁净区进行.
中国药品生产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区分标准
原料药精制,干燥,包装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
(1)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原料药,其暴露环境应为10 000级背景下局部100级
(2 其他原料药的生产暴露环境不低于300 000级。
暖通空调通过什么部门验收
十万级净化车间标准是什么?
尘埃粒子最高允许数:大或等于0.5微米的粒子数不能超出3500000个,大或等于5微米的粒子数不能超出20000个;
微生物最高允许数:浮游菌数不能超出500个;菌数不能超出10个每培养皿。
压差:相同洁净度等级的洁净车间压差保持一致,对于不同洁净等级的相邻洁净车间之间压差要≥5Pa,洁净车间与非洁净车间之间要≥10Pa。
扩展资料
GMP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符合法规要求。
所以GMP车间就是指符合GMP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车间。
生产车间经药监局检测,洁净度达到10万级制药生产标准。
GMP厂房一般有万级,十万级和三十万级,其中以十万级及三十万级最多,十万级较三十万级洁净度卫生要严格很多。
参考资料:
十万级净化车间有什么标准?
净化间有不同的级别,十级,百级,千级,万级,十万级各级别车间的设计要求也是不同的。
百级、千级、万级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主要是在于空气中各粒径档容许粒子浓度不一样。
1、百级无尘车间0.5微米的容许粒子浓度小于3520,5微米的容许粒子浓度小于293。
2、千级无尘车间0.5微米的容许粒子浓度小于35200,5微米的容许粒子浓度小2930。
3、万级无尘车间0.5微米的容许粒子浓度小于352000,5微米的容许粒子浓度小29300。
每个行业要求净化间的级别不同,双佳净化为您讲解制药厂10万级净化间
制药厂生产车间经药监局检测,洁净度达到10万级制药生产标准,十万级无尘净化车间标准规定空气尘埃粒子数一立方米不超过三十五点二乘以十万,换气次数一般按照每小时15-20次,比较适合空气洁净等级较低的生产场合。十万级无尘净化车间采用工艺处理措如下:
1、空调系统必须经过初效、中效、高效三级过滤处理的净化空调系统。保证送入室内的空气是洁净空气,能对室内污染空气进行稀释。
2、室内保证一定压力,防止无尘室内空气受外界空气干扰。一般净化工程洁净室要求室内与室外的压差值为5-10Pa。
3、建筑围护结构必须保证气密性良好,建筑表面光滑,不产尘、不积尘、不泄露。
双佳净化服务:医院手术室、实验室、病房、检验科净化设备,净化系统设计规划及施工维护
医院血液、试剂、药品冷藏库,医药验收冷库,超低温冷库;支持冷库远程控制。
设备配套:净化板、PVC地面、地坪漆、气密灯等
净化工程:净化设计,净化施工,第三方检测,层流、垂直流、十万级净化多少钱等
工程服务:免费设计,免费勘测,终生维护售后无忧!
适用:制药,医院,食品,电子,生物,科技,纯水,消毒等
十万级净化车间标准是什么?
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是洁净室换气次数。
1、十万级洁净室换气次数不小于15次/h。
2、万级洁净室换气次数不小于25次/h。
3、千级洁净室换气次数不小于50次/h。
万级净化,主要靠洁净的气流不断稀释室内的空气,将室内的污染逐渐排出,来实现洁净效果。
物理式净化方式:
1、吸附性过滤-活性炭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的含炭物质,它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构造,活性炭的多孔结构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积,能与气体充分接触,从而赋予了活性炭所特有的吸附性能,使其非常容易达到吸收收集杂质的目的。就象磁力一样,所有的分子之间都具有相互引力。
2、机械性过滤-HEPA网?HEPA,意思为高效空气过滤器,达到HEPA标准的过滤网,对于0.3微米的有效率达到99.998%,HEPA网的特点是空气可以通过,但细小的微粒却无法通过。HEPA过滤网由一叠连续前后折叠的亚玻璃纤维膜构成,形成波浪状垫片用来放置和支撑过滤界质。
新版洁净车间10万级净化标准
2018新版10万级洁净室净化车间标准
一、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是:
尘粒最大允许数;
大或等于0.5微米的粒子数不得超过3500000个,大或等于5微米的粒子数不得超过20000个;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浮游菌数不得超过500个每立方米;
沉隆菌数不得超过10个每培养皿。
压差:相同洁净度等级的净化车间压差保持一致,对于不同洁净等级的相邻净化车间之间压差要≥5Pa,净化车间与非净化车间之间要≥10Pa。
二、从换气次数角度上来说:
十万级洁净室要求每小时换气18-25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40分钟。
万级洁净室要求每小时换气25-30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30分钟。
千级洁净室要求每小时换气40-60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20分钟。
三、《GB50073-201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10万及净化车间标准参考:
四、空气洁净度分级标准
空气洁净度分级标准:ISO14644-1
空气洁净度分级标准:GB/T16292-1996
英国5295标准洁净室和空气净化装置分级
各种国际洁净度标准的比较
综上以上标准,可以得出10万级净化车间对应的参数如下
五、10万级净化车间验证标准案例参考
净化车间概述
本公司净化车间级别为十万级,局部百级,位于公司生产区域一层,建筑面积为160平米,主要用途是生产Ⅲ类医疗器械产品硅胶眼科植入物、软组织扩张器。根据我公司产品生产工艺与流程,净化车间分为平板硫化间,挤出硫化间,烘箱间,浸渍硫化间、检验包装间等。
验证目的
检查并确认净化车间是否符合医疗器械GMP要求及相关国家标准,空调净化系统净化能力能否符合设计要求,能否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资料和文件是否符合医疗器械GMP管理的要求。
验证依据
3.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3.2.YY0033《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
3.3.GB50073《净化车间设计规范》
3.4.GB50457《医药工业净化车间设计规范》
3.5.GB50591《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3.6.GB/T16292《医药工业洁净室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
3.7.GB/T16294《医药工业洁净室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验证所需文件及记录
4.1.公司总平面环境布置图
4.2.十万级净化车间平面图
4.3.风管的平面图
4.4.送、回风口的平面图
4.5.排风管平面图
4.6.空气过滤器分布图
4.7.灯具平面图
4.8.空调机组使用说明书
4.9.净化车间工程验收报告
4.10.洁净区环境监测记录
4.11.第三方环境监测报告
4.12.洁净车间管理制度
验证方法和步骤
5.1.测试所需计量器具及设备
5.1.1.温湿度表
5.1.2.热球风速计
5.1.3.压差表
5.1.4.尘埃粒子计数器
5.1.5.手提式不锈钢压力蒸汽灭菌器
5.1.6.恒温培养箱
5.1.7.以上器具设配需功能完好,需检定的应具有有效的检定证书。
5.2.净化车间的建筑装饰的验证
5.2.1.验证要求
5.2.1.1.厂房结构要求
a)净化车间的内墙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无颗粒脱落,能耐受清洗和消毒。交接处是采用圆弧装饰。
b)净化车间地面应平整、无裂缝、无缺陷、易清洗。
c)安全门的密封性,紧急时易于打开,安全通道应无障碍。
d)净化车间的顶棚及进入洁净区的管道,风口与墙壁或顶棚的部位应密封良好。净化车间的门闭合时应完全密封,并向洁净度高的方向开启。
5.2.1.2.配电、照明设施要求
a)供电系统线路、配电柜、插座等电气设备符合安装要求。
b)供电线路采用暗敷铺设。电气管线管口,安装于墙上的各种电气设备与墙体接缝处应可靠密封。
c)照明灯具应外部造型简单,不易积尘,便于擦拭。照明灯具采用吸顶安装,灯具与顶棚接缝处应采用可靠密封措施。
5.2.1.3.给排水管道要求
a)给水排水管材应耐腐蚀,安装连接方便。
b)水管线路检漏合格
5.2.1.4.其他附属设施
净化车间入口处有防鼠设施;净化车间与非洁净区之间应安装压差计;配备人员的洗手、换鞋、消毒设施;不同房间之间有传递窗;安全门旁有手锤,洁净间通道有应急照明灯。
5.2.2.验证方法
净化车间建设过程中,在施工现场对厂房的建筑装饰进行验证,工程的验证结果应填写相应的中间验收单或设备开箱检查记录。厂房竣工后,应对厂房进行现场验收并填写竣工验收单。
5.2.3.判定标准
在净化车间施工过程中,中间工程通过验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净化车间竣工验收完成后,所有项目均符合验证要求的内容,则厂房的建筑装饰符合规定,通过验证。
5.3.净化空调系统的验证
5.3.1.净化空调系统概述
十万级净化车间采用全空气风道式中央空调系统,风管材料采用镀锌薄钢板,净化空调系统风管采用聚乙烯保温材料,防火等级为B2级,净化车间外新风经初效,中效,高效空气过滤器三级过滤后送入洁净区内。高效过滤器设置在送风系统末端的送风口内。下侧为回风口,回风口加装初效过滤器,所有房间的回风经由回风管送回到空调机组。由于模压硫化,挤出硫化,二次硫化生产工艺会产生微量尘埃和刺激性气体,因此在挤出硫化间,平板硫化间,烘箱间加装局部排风系统,末端为不锈钢排风罩,由镀锌薄钢板连接至排风机,风管内安装有止回阀,防止室外气流倒灌。
5.3.2.净化空调系统安装确认
5.3.2.1.设备安装要求
5.3.2.2.空气高效过滤器的安装要求
根据送风系统图和高效过滤器的设计安装规定,通过对下列项目的检查以确认空气高效过滤器的安装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检查项目有:
a)安装步骤:空调器拼装结束→内部清洗→安装初、中效过滤器→风机连续运行24小时后→安装末端的高效过滤器。
b)按送风系统图在规定的位置、安装规定型号的过滤器。
c)每台高效过滤器应有合格证。
d)滤器与送风管道之间应软连接并安装有调节阀。
e)滤器与天花板之间连接牢固、密封严密。
5.3.2.3.净化空调系统安装验证方法
a)在各个部件和设备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并填写设备开箱检查记录,风管在安装前应进行吹洗脱脂以保证风管的清洁。清洗完毕后应填写管道系统吹洗记录,送风、回风管道安装完毕后,应采用200W灯光进行检漏,验证接口是否密封无漏气。检验完毕后,应填写风管漏风检查记录。
b)在净化空调系统全部设备和部件安装施工完毕后,应对净化空调系统进行中间工程验收,验收包括:结构部分、通风部分和电气部分。验收完毕后填写中间验收单。
5.3.3.空调系统的运行确认
a)空调净化机组的运行确认
空调机组及风管安装完毕,经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按照操作说明开启空调系统进行运行。检查内容包括:电源自控系统:应启动关闭正常、控制灵敏;送回风管道:连接符合规定,送风管道阀门调控正常。输送风机:能正常运行、无异常振动;箱体:密封严密,不泄漏。检查完毕后应填写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b)净化空气输送管道的运行确认
检查内容:气密性:不泄漏;终端风阀:可调节、关闭严密。检查完毕后应填写:净化空调系统联合试运转记录
c)空调系统的调试
待空调系统运行稳定后,应对空调系统进行调试,调试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d)将调试结果进行记录
相应的记录为:环境监测记录—温、湿度;环境监测记录-换气次数;环境监测记录-静压差;环境监测记录-尘埃数
5.3.4.空调系统的性能确认
a)在空调净化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净化车间静态各项指标的测定,以确认净化车间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b)净化空调系统的性能确认时间为一个月,每个工作日进行静态测试,各检测项目的频次按照YY0033《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中规定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应填写相应的环境监测记录。
10万级洁净车间标准什么意思?
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是洁净室换气次数,十万级洁净室换气次数不小于15次/h。万级洁净室换气次数不小于25次/h。千级洁净室换气次数不小于50次/h。
净化车间洁净度级别:百级千级万级十万级三十万级也就是说值越小,净化级别就越高。洁净度越高造价就越高。
10万级洁净车间注意事项
10万级净化车间的设备、仪器等要定期进行检查,一些特殊设备要求做到无尘处理,防止使用效率的降低。
10万级净化车间要求洁净度应始终维持在洁净度状态,要求除相关工作人员进出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进入10万级净化车间洁净区之前,不能快速且大步行走,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且定期清洁卫生。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严格来说:对个体户的话,只要按照甲乙双方合同条例做完工序,甲方可以自行验收!对于大型项目或是企业来说的话:其实,也不需要特别的部门来验收,只是事业单位或是行政单位需要产品各方的依据证明、比如说:产品的合格性,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条例<包括环保性、节能性、安全性、》等,只是要找些相关的程序罢了!也不需要特定部门验收的!!希望我能解决你的问题、投我一票哦!!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的附录
1 总? 则
1.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0.3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配套使用。 1.0.4通风与空间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也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5通 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且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 语2.0.l 风管? 采用金属、非金属薄板或其他材料制作而成,用于空气流通的管道。
2.0.2 风道? 采用混凝土、砖等建筑材料砌筑而成,用于空气流通的通道.
2.0.3 通风工程? 送风、排风、除尘、气力输送以及防燃烟系统工程的统称.
2.0.4 空调工程 ?空气调节、空气净化与洁净室空调系统的总称.
2.0.5 风管配件 风管系统中的弯管、三通、四通、各类变径及异形管、导流叶片和法兰等。
2.0.6 风管部件? 通风、空调风管系统中的各类风口、阀门、排气罩、风帽、检查门和测定孔等.
2.0.7 咬口? 金用薄板边缘弯曲成一定形状,用于相互固定连接的构造.
2.0.8? 漏风量 风管系统中,在某一静压下通过风管本体结构及其接口,单位
时间内泄出或渗入的空气体积量。
2.0.9 系统风管允许漏风量 ?按风管系统类别所规定平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最大允许漏风量.
2.0.10? 漏风率 空调设备、除尘器等,在工作压力下空气渗入或泄漏量与其额定风量的比值.
2.0.11 净化空调系统? 用于洁净空间的空气调节、空气净化系统。
2.0.12? 漏光检测 用强光源对风管的咬口、接缝、法兰及其他连接处进行透光检查,确定孔洞、缝隙穿渗漏部位及数量的方法.
2.0.13 整体式制冷设备 制冷机、冷凝器、蒸发器及系统辅助部件组装在同一机座上,而构成整体形式的制冷设备.
2.0.14 组装式制冷设备 制冷机、冷凝器、蒸发器及辅助设备采用部分集中、部分分开安装形式的制冷设备.
2.0.I5 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 指系统风管总风管处设计的最大的工作压力。
2.0.16 空气洁净度等级 洁净空间单位体积空气中,以大于或等于被考虑出径的粒子最大地度限值进行划分的等级标准。
2.0.17 角件 用于金用薄用权法兰风管四角连接的直角型专用构件。 2.0.18 风机过压器单元? 由风机箱和高效过滤器等组成的用于洁净空间的单元式送风机组.2.0.19空态? 洁净室的设施已经建成,所有动力接通并运行,但无生产设备、材料及人员在场.
2.0.20静态 洁净室的设施已经建成,生产设备已经安装,并接业主及供应商同意的方式运行,但无生产人员。
2.0.2I 动态 洁净室的设施以规定的方式运行及规定的人员数量在场,生产设备按业主及供应商双方商定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2.0.22 非金用材料风管 采用硬聚氯乙烯、有机玻璃钢、无机玻璃钢等非金门无机材料制成的风管。
2.0.23? 复合材料风管? 采用不燃材料面层复合绝热材料板制成的风管。
2.0.24 防火风管? 采用不燃、耐火材料制成,能满足一定耐火极限的风管。
3 基本规定
3..0.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按照被批准的设计图纸、合同约定的内容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进行。施工图纸修改必须有设计单位的设计变更通知书或技术核定签证。
3.0.2 承担通风与空调工程项目的施工企业,应具有相应工程施工承包的资质等级及相应质量管理体系。
3.0.3施工企业承担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图纸深化设计及施工时,还必须具有相应的设计资质及其质量管理体系,并应取得原设计单位的书面同意或签字认可。
3.0.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第3.0.1条的规定。
3.0.5? 通风与空调工程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的进场,必须对其进行验收。验收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并应形成相应的质量记录。
3.0.6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应把每一个分项施工工序作为工序交接检验点,并形成相应的质量记录.
3.0.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文件有差错的,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或更正建议,并形成书面文件及归档.
3.0.8 当通风与空调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分部工程施工时,其子分部与分项工程的划分应按表3.0.8的规定执行。当通风与空调工程作为单位工程独立验收时,子分部上升为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同上。
3.0.9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并与土建及其他专业工种互相配合;与通风与空调系统有关的土建工程施工完毕后后,诮应建设成总承包、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共同会检。会检的组织宜由建设、监理或总承包单位负责。
3.0.10 通风与空调工程分项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应按本规范对应分项的具体条文规定执行。子分部中的各个分项,可根据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一次验收或数次验收。
3.0.11通风与空调工程中的隐藏工程,在隐蔽前必须经监理人员验收及认可签证。
3.0.12通风与空调工程中从事管道焊接施工的焊工,必须具备操作资格证书和相应类别管道焊接的考核合格证书。
3.0.13通风与空调工程竣工的系统调试,应在建设和监理单位的共同参与下进行,施工企业应具有专业检测人员和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测试仪器。
3.0.1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保修期限,自竣工验收合格日起计算为二个采暖期、供冷期。在保修期内发生施工质量问题的,施工企业应履行保修职责,责任方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3.0.15净化空调系统洁净室(区域)的洁净度等级应符合设计的要求。洁净度等级的检测应按本规范附录B第B.4条的规定,洁净度等级与空气中县浮粒子的最大浓度限值(Ca)的规定,见本规范附录B表B4.6-1
3.0.16 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具有施工单位相应分项合格质量的验收记录; 2? 主控项目的质量抽样检验应全数合格; 3? 一般项目的质量抽样检验,除有特殊要求外,计数合格率不应小于80%,且不得有严重缺陷。4? 风管制作
4.1 一般规定
4.1.1 本章适用于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中,使用的金属、非
金属风管与复合材料风管或风道的加工、制作质量的检验与验收。
4.1.2 对风管制作质量的验收,应按其材料、系统类别和使用场所的不同分别进行,
主要包括风管的材质、规格、强度、严密性与成品外观质量等项内容。
4.1.3? 风管制作质量的验收,按设计图纸与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工程中所选用的外购风管,
还必须提供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或进行外观质量等项内容。
4.1.4 通风管道规格的验收,风管以外径或外边长为准,风道以内径或内边长为准。通风管道的规格宜按照表4.1.4-1、表4.1.4-2的规定。圆形风管应优先采用基本系列。非规则椭圆型风管参照矩形风管,并以长径平面边长及短径尺寸为准。
4.1.6 镀锌钢板及各类含有复合保护层的钢板,应采用咬口连接或铆接,不得采用影响其保护层防腐性能的焊接连接方法。
4.1.7? 风管的密封,应以板材连接的密封为主,可采用密封胶嵌缝和其他方法密封.密封胶性能应符合使用环境的要求,密封面宜设在风管的正压侧。
4.2? 主控项目
4.2.1? 金属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
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按本规范执行。钢板或镀锌钢板的厚度不用小于表4.1.1-1的规定;不锈钢板的厚度不因小于去4.1.1-2的规定;铝板的厚度不得小于表4.1.1-3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尺量、观察检查。
4.2.2非金属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按本规范执行。硬聚氯乙烯风管板材的厚度,不得小于表4.2.2-1或表4.2.2-2的规定;有机玻璃钢风管板材的厚度,不得小于表4。2。2-3的规定;无机玻璃钢风管板材的厚度,不得小于表4.2.2-4的规定,相应的玻璃布层数不应少于表4.2.2-5的规定,其表面不得出现返卤或严重泛霜。
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尺量、观察检查。
4.2.3 防火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垫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其耐火等级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尺量、观察检查与点燃试验。
4.2.4? 复合材料风管的覆面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内部的绝热材料应为不燃或难燃B1级,且对人体无害的材料。
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尺量、观察检查与点燃试验。
4.2.5 风管必须通过工艺性的检测或验证,其强度和严密性要求应符合设计或下列规定:
1.? 1.? 风管的强度应能满足在1。5倍工作压力下接缝处无开裂;
2.? 2.? 矩形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低压系统风管? φL≤0.1056P0.65
中压系统风管? φm≤0.352P0.65高压系统风管 φh≤0.0117P0.65
式中φLφmφh-系统风管在相应工作压力下,单位面积风管单位时间内的允许漏风量[m?/(h. m?)];p指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Pa)
3.低压\中压圆形金属风管\复合材料风管以及采用非法兰形式的非金属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为矩形风管规定值的50%;
4.砖、混凝土风道的允许漏风量不应大于矩形低压系统风管规定值的1。5倍;
5.排烟、除尘、低温送风系统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1~5级净化空调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风管系统的类别和材质分别抽查,不得少于3件及15m?.
检查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和测试报告,或进行风管强度和漏风量测试(见本规范附录A)
4.2.6金属风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 风管板材拼接的咬口缝应错开,不得有十字型拼接缝。
2.? 2. 金属风管法兰材料规格不应小于表4.2.6-1或表4.2.6-2的规定,中、低压系统风管法兰的螺栓及铆钉孔的孔距不得大于150mm;高压系统风管不得大于100mm。矩形风管法兰的四角部位应没有螺孔。
当采用加固方法提高了风管法兰部位的强度时,其法兰材料规格相应的使用条件可适当放宽。
无法兰连接风管的薄钢板法兰高度应参照金属法兰风管的规定执行.
检查数量:按加工批数量抽查5%,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4.2.7非金属(硬聚氯乙烯、有机、无机玻璃钢)风管的连接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法兰的规格应分别符合表4.2.7-1、4.2.-2、4.2.7-3的规定,其螺栓孔的间距不得大于120mm;矩形风管法兰的四角处,应设有螺孔;2? 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厚度不得小于风管板材厚度。
检查数量:按加工批数量抽查5%,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4.2.8复合材料风管采用法兰连接时,法兰与风管板材的连接应可靠,其绝热层不得外露,不得采用降低板材强度和绝热性能的连接方法。
检查数量:按加工批数量抽查5%,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4.2.9? 砖、混凝土风道的变形缝,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渗水和漏风。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4.2.10 金属风管的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l? 圆形风曾(不包括螺旋风管)直径大于等于800mm,且其管段长度大于1250mm或总表面积大于4m3均应采取如同措施
2? 矩形风管边长大于630mm、保温风管边长大于80Omm,管段长度大于1250mm或低压风管单边平面积大于1.2m2、中、高压风管大于1.0m2,均应采取加固措施;
3? 非规则椭圆风管的加固.应参照矩形风管执行.
检查数量: 按加工批抽查5%.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4.2.11? 非金属风管的加固,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2.10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硬聚氯乙烯风管的直径或边长大于500mm时,其风管与法兰的连接处应设加强板,且间距不得大于450mm;
2? 有机及无机玻璃钢风管的加固,应为本体材料成防腐性能相同的材料,并与风管成一整体。
检查数量:按加工批抽查5%,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4.2.12? 矩形风管弯管的制作,一般应采用曲率半径为一个平面边长的内外同心弧形弯管。当采用其他形式的弯管,平面边长大于500mm时,必须设置弯管流片。
检查数量:其他形式的弯管抽查20%,不得少于2件。
检查方法:规察检查。
4.2.13 净化空调系统风管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l 矩形风管边长小于或等于900mm时,y底面板不应有拼接缝;大于900mm时,不应有横向拼接缝;
2 风管所用的螺栓、螺母、垫圈和铆钉均应采用与管材性能相匹配、不会产生电化学腐蚀的材料,或采取镀锌或其他防腐措施,井不得采用抽芯铆钉;
3? 不应在风管内设加固筋及加固筋,风管无法兰连接不得使用S形插条、直角形插条及立联合角形插条等形式;
4? 空气洁净度等级为1~5级的净化空调系统风管不得采用按和式喷口;5? 风管的清洗不得用对人体和材质有危害的清洁剂;
6? 镀锌钢板风管不得有镀锌展严重损坏的现象,如表层大面积白花、锌层粉化等。
检查数量:按风管数抽查20%。每个系统不得少于5个。
检查方法:查阅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和观察检查,白绸布擦拭。
4.3.1? 金属风管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圆形弯管的曲率半径(以中心线计)和最少分节数量应符合表4.3.1-1的规定。圆形弯管的弯曲角度及圆形三通、四通支管与总管夹角的制作们差不应大3°;
2风管与配件的咬口缝应紧密、宽度应一致;折角应平直,圆弧应均匀;两端面平行。风管无明显扭曲与翘角;表面应平整,凹凸不大干10mm;
3风管外征或外边长的允许偏差:当小于或等于 300mm时,为2mm; 当大于300mm时,为3mm。管口平面度的允许偏差为2mm,矩形风管两条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应大于3mm;圆形法兰任意正交两直径之差不应大于2mm;
4焊接风管的焊缝应平整,不应有裂缝、凸瘤、穿透的夹渣、气孔及其他缺陷等,焊接后板材的变形应矫正,并将焊渣及飞溅物清除干净。
检查数量:通风与空调工程按制作数量10%抽查,不得少于5件;净化空调工程按制作数量抽过20%,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查验测试记录,进行装配试验,尺量、观察检查。
空气净化器对甲醛的去除作用有多少?
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检验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冷凝水及其形成的沉积物、软泥等样品中嗜肺军团菌的检验方法。
A1原理
待测水样经过滤膜或离心浓缩后,一部分样品经酸处理与热处理,以减少杂菌生长,一部分样品不作处理。将上述处理与未处理样品分别接种BCYE琼脂平板并进行培养,生成典型菌落并经生化培养和血清学实验鉴定确认则判定为嗜肺军团菌。
A2主要仪器设备
A2.1平皿:90mm
A2.2培养箱:35~37℃
A2.3紫外灯:波长360±2nm
A2.4滤膜滤器
A2.5滤膜:孔径0.22~0.45?m
A2.6蠕动泵
A2.7离心机
A2.8涡旋振荡器
A2.9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体式镜
A2.10水浴箱
A3采样
A3.1采样容器:可选择玻璃瓶或聚乙烯瓶,沉积物与软泥需用广口瓶,容器均需螺口或磨口,用前灭菌。
A3.2采样量:每个采样点依无菌操作取水样(或沉积物、软泥等样品)约200ml。
A3.3中和:经氯或臭氧等消毒的样品,采样容器灭菌前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以中和样品中的氧化物。
A3.4样品运输与贮存:样品最好2天内送达实验室,不必冷冻,但要避光和防止受热,室温下贮存不得超过15天。
A4方法与步骤
A4.1样品处理
A4.1.1沉淀或离心:如有杂质可静置沉淀或1000r/min离心1min去除。
A4.1.2过滤:将经沉淀或离心的样品通过孔径0.22~0.45?m滤膜过滤,取下滤膜置于15ml灭菌水中,充分洗脱,备用。
A4.1.3热处理:取1ml洗脱样品置50℃水浴加热30min。
A4.1.4酸处理:取5ml洗脱样品,调pH至2.2,轻轻摇匀,放置5min。
A4.2接种与培养:取A4.1.2洗脱样品、A4.1.3热处理样品及A4.1.4酸处理样品各0.1ml,分别接种GVPC平板。将接种平板静置于CO2培养箱中,温度为35~37℃,CO2浓度为2.5%。无CO2培养箱可采用烛缸培养法。观察到有培养物生成时,反转平板,孵育10天,注意保湿。
A4.3观察结果:军团菌生长缓慢,易被其它菌掩盖,需每天在体式镜上观察。军团菌的菌落颜色多样,通常呈白色、灰色、蓝色或紫色,也能显深褐色、灰绿色、深红色;菌落整齐,表面光滑,呈典型毛玻璃状,在紫外灯下,有荧光。
A4.4菌落验证:从每一个平皿上挑取2个可疑菌落,接种BCYE和L-半光氨酸缺失的BCYE琼脂平板,35~37℃培养2天,凡在BCYE琼脂平板上生长而在L-半光氨酸缺失的BCYE琼脂平板不生长的则为军团菌菌落。
A4.5嗜肺军团菌型别的确定:应进行生化培养与血清学实验确定嗜肺军团菌。生化培养:氧化酶(-/弱+),硝酸盐还原-,尿素酶-,明胶液化+,水解马尿酸。血清学实验:用嗜肺军团菌诊断血清进行分型。 新风量检测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的检测方法——风管法,即直接在新风管上测定新风量。
B1原理
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处于正常运行或规定的工况条件下,通过测量新风管某一断面的面积及该断面的平均风速,计算出该断面的新风量。如果一套系统有多个新风管,每个新风管均要测定风量,全部新风管风量之和即为该套系统的总新风量(立方米/小时),根据系统服务区域内的人数,便可得出新风量结果(立方米/人·小时)。
B2主要仪器
B2.1皮托管法
B2.1.1标准皮托管:=0.99±0.01,或S型皮托管=0.84±0.01。
B2.1.2微压计:精确度应不低于2%,最小读数应不大于1 Pa。
B2.1.3水银玻璃温度计或电阻温度计:最小读数应不大于1°C。
B2.2风速计法
B2.2.1热电风速仪:最小读数应不大于0.1m/s。
B2.2.2水银玻璃温度计或电阻温度计:最小读数应不大于1°C。
B3检测断面和测点
B3.1检测断面应选在气流平稳的直管段,避开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B3.2测点位置和数量
B3.2.1圆形风管:将风管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同心环,测点选在各环面积中心线与垂直的两条直径线的交点上,同心环数及测点数的确定见表B1。直径小于0.3米、流速分布比较均匀的风管,可取风管中心一点作为测点。气流分布对称和比较均匀的风管,可只取一个方向的测点进行检测。
表B1圆形风管的环数及测点数 风管直径(米) 环数(个) 测点数(两个方向共计) ≤1 1~2 4~8 >1~2 2~3 8~12 >2~3 3~4 12~16 B3.2.2矩形风管:将风管断面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小块,各块中心即为测点。等面积小块的数量和测点数的确定见表B2。
表B2矩形风管的分块及测点数 风管断面面积(m) 等面积小块数(个) 测点数(个) ≤1 2×2 4 >1~4 3×3 9 >4~9 3×4 12 >9~16 4×4 16 B4检测步骤
B4.1风管截面面积测量
测定风管检测断面面积(F),分环或分块确定检测点。
B4.2皮托管法测定风速与风量
B4.2.1准备工作:检查微压计显示是否正常,微压计与皮托管连接是否漏气。
B4.2.2动压(Pd)的测量:将皮托管全压出口与微压计正压端连接,静压管出口与微压计负压端连接。将皮托管插入风管内,在各测点上使皮托管的全压测孔正对着气流方向,偏差不得超过10°,测出各点动压。重复测量一次,取平均值。
B4.2.3新风温度(t)的测量:一般情况下可在风管中心的一点测量。将水银玻璃温度计或电阻温度计插入风管中心测点处,封闭测孔,待温度稳定后读数。
B4.2.4新风量(Q)的计算:新风管某一断面的新风量按下式计算。
B4.3风速计法测定风速与风量
当风管内的动压值小于4 Pa时,可用热电风速仪测量风速。
B4.3.1准备工作:调节风速仪的零点与满度。
B4.3.2风管内平均风速()的测定:将风速仪放入风管内,测定各测点风速,以全部测点风速算术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B4.3.3新风量(Q)的计算:新风管某一断面的新风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新风量(m/h)
F—风管截面面积(m)
—风管中空气的平均风速(m/s) 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检测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检测方法。
C1仪器
C1.1PM10检测仪器为便携式直读仪器。
C1.1.1检测仪器颗粒物捕集特性应满足Da50=10±0.5mm,sg=1.5±0.1的要求。
Da50—仪器捕集效率为50%时所对应的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
sg—仪器捕集效率的几何标准差
C1.1.2检测仪器测定的重现性误差:平均相对标准差小于7%。
C1.1.3检测仪器与称重法比较,总不确定度(ROU)不应大于25%。
ROU=∣b∣+2∣MVC∣
式中:b —重量法与仪器法配对测定PM10结果相对误差的算术平均值
MVC —仪器法测定PM10结果之间相对误差的几何平均值
C1.1.4仪器测定范围0.01~10mg/m。
C1.1.5检测仪器示值不是质量浓度的,须给出符合要求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
C1.2仪器使用前,应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检验与标定。
C2检测点布置
C2.1检测点在送风口散流器下风方向15~500px处,根据检测点数量采用对角线或梅花式均匀布置。
C2.2送风口面积小于0.1m的设置3个检测点,送风口面积在0.1m以上的设置5个检测点。
C3检测时间与频次
C3.1检测应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正常运转条件下进行。
C3.2每个检测点检测3次。
C3.3每个数据测定时间根据送风中PM10浓度、仪器灵敏度、仪器测定范围确定。
C4检测数据处理
C4.1对于非质量浓度示值的测定值,按仪器说明书要求将每次检测示值转换为质量浓度。
C=R?K
式中:C —质量浓度,mg/m
R —仪器有效示值(扣除本底值、基底值等后的示值)
K —仪器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
C4.2送风口送风中PM10浓度的计算
第k个送风口的送风中PM10浓度(Cak)按下式计算:
式中:Cij–第j个测点、第i次检测值;
n –测点个数。
C4.3送风中PM10浓度的计算
一个系统(a)的送风中PM10浓度(Ca)按该系统全部检测的送风口PM10浓度(Cak)的算术平均值给出。 送风中微生物检验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和b-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方法。
D1送风中细菌总数
D1.1原理
用仪器法采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的细菌,计数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经35~37℃、48小时培养所形成的菌落数,以每立方米空气中菌落形成单位(cfu/m)报告。
D1.2方法与要求
D1.2.1采样点:一般设在距送风口下风方向15~500px处。
D1.2.2采样环境条件:采样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必须在正常运转条件下,并关闭门窗1小时以上,尽量减少人员活动幅度与频率,记录室内人员数量、温湿度与天气状况等。
D1.2.3采样方法
以无菌操作,使用六级筛孔空气撞击式采样器,以空气流量为28.3L/min,在采样点采集5-15min。
D1.3培养
D1.3.1营养琼脂培养基
成分:蛋白胨10g
氯化钠5g
肉膏5g
琼脂20g
蒸馏水1000ml
制法:将蛋白胨、氯化钠、肉膏溶于蒸馏水中,校正pH值为7.2~7.6,加入琼脂,121℃20min灭菌备用。
D1.3.2方法:将采集细菌后的营养琼脂平皿置35~37℃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数,记录结果并换算成cfu/m。
D2送风中真菌总数
D2.1原理
用仪器法采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的真菌,计数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上经28℃、5~7天培养所形成的菌落数,以每立方米空气中菌落形成单位(cfu/m)报告。
D2.2方法与要求
D2.2.1采样点与D1.2.1款要求相同。
D2.2.2采样环境条件:采样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必须在正常运转条件下,并关闭门窗1小时以上,尽量减少人员活动幅度与频率,记录室内装修状况、人员数量、温湿度与天气状况等。
D2.2.3采样方法同D1.2.3
D2.3培养
D2.3.1沙氏(Sabourand’s agar)琼脂培养基
成分:蛋白胨10g
葡萄糖40g
琼脂20g
蒸馏水1,000ml
制法:将蛋白胨、葡萄糖溶于蒸馏水中,校正pH值为5.5~6.0,加入琼脂,115℃15min灭菌备用。
D2.3.2方法:将采集真菌后的沙氏琼脂培养基平皿置28℃培养5~7天,逐日观察并于第7天记录结果。若真菌数量过多可于第5天计数结果,并记录培养时间,换算成cfu/m。
D3送风中b-溶血性链球菌
D3.1原理
用仪器法采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的b-溶血性链球菌,经35~37℃,24~48小时培养,在血平皿平板上形成典型菌落的为b-溶血性链球菌。以每立方米空气中菌落形成单位(cfu/m)报告。
D3.2方法与要求
D3.2.1采样点与D1.2.1款要求相同。
D3.2.2采样环境条件:采样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必须在正常运转条件下,并关闭门窗1小时以上,尽量减少人员活动幅度与频率,记录室内人员数量。
D3.3培养
D3.3.1血琼脂平板
成分:蛋白胨10g
氯化钠5g
肉膏5g
琼脂20g
脱纤维羊血5~10 ml
蒸馏水1,000ml
制法:将蛋白胨、氯化钠、肉膏加热溶化于蒸馏水中,校正pH值为7.4~7.6,加入琼脂,121℃20min灭菌。待冷却至50℃左右,以无菌操作加入脱纤维羊血,摇匀倾皿。
D3.3.2方法:采样后的血琼脂平板在35~37℃下培养24~48h。
D3.4结果观察
培养后,在血平皿平板上形成呈灰白色,表面突起直径0.5~0.7mm的细小菌落,菌落透明或半透明,表面光滑有乳光;镜检为革蓝氏阳性无芽孢球菌,圆形或卵圆形,呈链状排列(视培养与操作条件影响链可短可长4~8个细胞至几十个细胞);菌落周围有明显的2~4mm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无色溶血环。符合上述特征的菌落为b-溶血性链球菌。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阻力检验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阻力的实验室检验方法。
E1原理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在实验室空气动力学实验台的条件(按照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正常运行条件将空气动力学实验台调整到相应的风速)下,分别测定装置入口处空气的全压(Pti)或静压(Psi)和出口处空气的全压(Pt0)或静压(Ps0),按下式得出装置的阻力(△P)。
当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前后风道直径相同时:
式中:装置前检测断面空气平均静压,Pa;
装置后检测断面空气平均静压,Pa;
△h —装置前测定截面到装置入口及装置出口到测定后截面的管道阻力之和,Pa。
E2设备及仪器
E2.1空气动力学实验台。
E2.2标准皮托管:系数0.99±0.01。
E2.3倾斜式微压计:最小读数应不大于1Pa。
E3方法
E3.1静压的测定:将皮托管的静压出口与微压计负压端连接,微压计正压端与大气连通;将皮托管插入风管内,皮托管的全压测孔朝向气流方向,读出静压值。
E3.2静压的计算:将静压测定值代入上式可得出装置的阻力。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颗粒物净化效率检验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颗粒物一次通过净化效率和连续运转条件下颗粒物净化效率的实验室检验方法。
F1颗粒物一次通过净化效率
F1.1原理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在实验室空气动力学实验台条件下,在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前段发生一定浓度的颗粒物,分别测定装置入口处管道空气中PM10颗粒物浓度(C1)和出口处管道空气中PM10颗粒物浓度(C2),按下式得出装置的颗粒物一次净化效率(hP1)。
hP1=[(C1-C2)/C1]?100%
F1.2设备及仪器
F1.2.1空气动力实验台:风速范围1~8m/s;
风速稳定性±10%设定值;
颗粒物浓度范围0.15~1.5mg/m;
浓度稳定性±10%。
F1.2.2重量法检验仪器:
PM10颗粒物采样器=10±0.5mm,sg=1.5±0.12台;
流量控制箱Q=20~60 L/min2台;
采气泵Q=50~100 L/min2台。
F1.2.3直读式检验仪器:
PM10颗粒物测定仪=10±0.5mm,sg=1.5±0.1,
精度0.01mg/m2台。
F1.3步骤
F1.3.1调整实验台的风速,使通过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气流速度满足检验要求。
F1.3.2确定颗粒物等动力采样条件。
F1.3.3利用颗粒物发生器在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前段发生2~6微米粒径的单分散相标准粒子,其颗粒物浓度在3~10倍标准值范围内。
F1.3.4根据颗粒物浓度与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原理,选择采用重量法或直读式仪器进行检测。
F1.3.5在检测断面的中心设置一个或多个检测点,重量法仪器或直读式仪器均应在该点取样。
F1.3.6使用重量法仪器检测时,要根据颗粒物浓度、天平感量和采气流量确定采样时间,采样时间原则上不应少于30分钟。
F1.3.7使用两台直读式颗粒物浓度测定仪检测时,两台测定仪的型号和性能应相同。
F1.3.8测定仪应在读数稳定后读取结果。
F1.3.9采用重量法采样或直读式测尘仪测定,均应采样或测定3次,取3次平均值作为检测断面浓度C1和C2。
F2连续运行条件下颗粒物净化效率
F2.1原理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在空气动力学实验台条件下,使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在PM10颗粒物浓度0.5~1.5毫克/立方米的稳定环境中连续运行24小时后,分别测定装置入口处管道空气中PM10颗粒物浓度(Ct1)和出口处管道空气中PM10颗粒物浓度(Ct2),按下式得出此时装置的颗粒物净化效率(hPt)。
hPt=[(Ct1-Ct2)/Ct1]?100%
由下式得出装置颗粒物净化效率下降的百分数。
[(hp1-hpt)/hp1]?100%
F2.2设备及仪器
与颗粒物一次通过净化效率检测时使用的设备与仪器相同。
F2.3步骤
与颗粒物一次通过净化效率检测时的步骤相同。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微生物净化消毒效果检验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微生物一次通过净化效率或消毒效果的检验方法。
G1原理
通过测定一定状态下空气中微生物数量在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前后的变化来计算净化或消毒效率,从而评价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净化消毒效果。
G2实验器材
G2.1试验菌:空气中的自然菌。
G2.2采样器:六级筛孔空气撞击式采样器。
G2.3磷酸盐缓冲液:0.03 mol/L,pH 7.2。
G2.4营养琼脂培养基
G2.5温度计
G2.6湿度计
G3实验方法
G3.1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技术要求将其安装在实验设备上。
G3.2分别将六级筛孔空气撞击式采样器置于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前后的中间位置,开启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待运行稳定后,同时采集装置前后的空气,流量为28.3L/min,采样时间为5~15分钟。采样结束后,将平板放入培养箱中培养,同时将同批次试验用培养基置35~37℃培养箱中培养作为阴性对照,48小时记录结果。试验重复3次。
G3.3消除率的计算按下式进行:
G4评价规定
消除率均≥50%为净化合格,≥90%者为消毒合格。
阴性对照组应无菌生长;净化消毒前的菌量在500~2500cfu/m。 风管内表面积尘量检验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的检验方法。
H1原理
采集风管内表面规定面积的全部积尘,以称重方法得出风管内表面单位面积的积尘量,表示风管清洗后的清洁程度或空调风管的污染程度。
H2器材
H2.1采样面积为50或100平方厘米。
H2.2无纺布或其它不易失重的材料。
H2.3密封袋。
H2.4采样工具或设备。
H2.5天平,精度0.0001g。
H2.6一次性塑料手套。
H3风管清洗后的清洁程度检验步骤
H3.1采样时间
采样应在风管清洗后的七日内进行。
H3.2采样点
在清洗后确定检测的每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主风管中(如送风管、回风管、新风管)至少选择5个代表性采样点。
H3.3采样
H3.3.1将采样用的材料放在105°C恒温箱内干燥2小时然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4小时,或直接放入干燥器中存放24小时后,放入密封袋用天平称量出初重。
H3.3.2在风管的采样位置确定采样面积,并将采样面积内风管内壁上的残留灰尘全部取出。
H3.3.3将采样后的积尘样品放回原密封袋中保管,并进行编号。
H3.4实验室分析
H3.4.1将样品按H3.3.1处理、称量,得出终重。
H3.4.2将各采样点的积尘样品终重与初重之差作为各采样点的残留灰尘重量。
H3.4.3根据每个采样点残留灰尘重量和采样面积换算成每平方米风管内表面的残留灰尘量。
H3.5结果表示方法
取各个采样点残留灰尘量的平均值为风管清洁程度的判定指标,以g/m表示。
H3.6影像资料的制备
采用机器人对每个监测点所代表的风管区域内表面情况进行录像,并将其制作成录像带或光盘等影像资料。
H4风管污染程度的检验步骤
H4.1采样位置
在确定检测的每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主风管上(如新风、送风和回风管)至少选择5个代表性采样点;如果无法在主风管采样时,可抽取全部送风口的5-10%且不少于5个作为采样点。
H4.2采样方法
H4.2.1在主风管采样时将维修孔、清洁孔打开或现场开孔。
H4.2.2在送风口采样时将风口拆下。
H4.2.3采样应在确定的面积内将风管表面全部积尘收集,并完好带出风管。
H4.3其它
风管污染程度检验中风管积尘量的检验器材、检验分析方法与风管清洗后的清洁程度检验相同。 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验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的检验方法。
I1采样
I1.1采样点:数量和分布同附录H 3.2。
I1.2采样面积:每一点采样面积应为1250px。
I1.3采样方法:空调风管内表面积尘较多时用刮拭法采样,积尘较少不适宜刮拭法采样时用擦拭法采样。整个采样过程应无菌操作。为避免人工采样对采样环境的影响,宜采用机器人采样。
I2样品检测
刮拭法:将采集的积尘样品无菌操作称取1g,加入到0.01% Tween-80水溶液中,做10倍梯级稀释,取适宜稀释度1ml倾注法接种平皿。
擦拭法:将擦拭物无菌操作加入到0.01% Tween-80水溶液中,做10倍梯级稀释,取适宜稀释度1ml倾注法接种平皿。
I3培养与计数
细菌和真菌培养与计数方法见附录D。
实验室数据表明空气净化器确实从房间中除去了甲醛。然而,实验室数据依赖于“理论数据”。在实际环境中,空气净化器是否可以像在实验舱中一样有效成为进一步分析的主题。清华大学对空气净化器的室内空气效应进行了对比试验,试图找到“室内净化空气净化器(TVOC)有用吗?”的答案。
2015年8月,清华大学发布了第二份家庭生活环境测试结果报告。实验选择空气净化器品牌,选择2015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装饰装修的10间室内房间。房间类型包括主卧室、次卧室、儿童房、客厅和书房。对大气污染物进行了检测,并对家庭环境中的甲醛和甲醛进行了调查。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净化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在空调器和净化器的同时作用下,净化器的净化效率较高;当打开空调时,可以启动净化器以达到类似于通风状态的较低甲醛浓度,并且可以保护室内环境免受颗粒物等污染。因此,专家建议窗户通风可用于在晴朗天气条件下净化室内空气,但当室外颗粒物质更严重时,应使用净化器来降低室内污染物气体浓度。
颗粒物净化实验结果表明,该净化器对室内PM2.5和PM10有良好的净化效果,空调的运行不影响净化器对PM2.5和PM10的净化能力。
以下为试验数据
初步数据(无空气净化器的污染状况)
平均温度为27.5°C,平均相对湿度为74.6%,10个房间的甲醛平均值为0.10mg / m3,与室内空气质量中甲醛的限量为0.10mg / m3相同标准(GB / T18883-2002)。最大值是书房。 0.22mg /立方米; TVOC的平均值为1.15mg / m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 / T18883-2002)规定TVOC限值为0.60mg / m3,平均值超过标准值91.7%。房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更为严重。
在所有房间中,1号书房的甲醛和TVOC最高,而主卧室2号书房的甲醛和TVOC最高。与客厅和书房相比,家庭成员在卧室的时间更长。因此,选择主卧室2作为净水器净化效果验证试验室。
空气净化器对甲醛的影响
通风后,门和窗关闭6小时,甲醛浓度增加。通风状态下的甲醛浓度为0.039mg / m3。关闭3h后,甲醛浓度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 / T18883-2002)规定的标准值12h。之后,甲醛的浓度继续上升,关闭门窗。 5小时后,甲醛浓度达到0.136mg / m3,6小时后,上升趋势变慢,基本达到平衡。
与通风条件下相比,密封后5小时内甲醛浓度增加71.3%。
关闭门窗,同时开启净化器,甲醛值显著降低
门窗关闭后,虽然净化器处于打开状态,但甲醛浓度仍然迅速增加,2小时后出现下降趋势。 3小时后,甲醛释放速率和净化器净化效率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虽然甲醛有一定的增加,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 / T18883-2002)中的甲醛浓度在12h内不超过标准值0.10mg / m3,这可以从甲醛释放中看出。同时打开净化器将具有更好的净化效果。
空气净化器中甲醛浓度下降趋势
空调对甲醛释放和净化的影响:
让空调一直在室内运行。室内温度平均为22.5°C,比空调温度低7.3°C。平均相对湿度为32.9%,比空调低39.0%。空调中的甲醛浓度也在上升。 6小时内从0.014到0.047 mg / m3,增加了70.2%。此外,在空调运行状态下,在门窗关闭6小时后甲醛未达到平衡,并且仍然处于上升状态。当空调开启时,室内温度和湿度低,污染物的释放速率变慢,室内甲醛浓度可以保持在低水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