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还行吗-松下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松下了
很多人都只看到了表象,其内在的原因和1985年日本与美国签署的广场协议有很大的关系,这个协议直接导致日元快速大幅的升值,由此导致日本产品在价格上失去了竞争力,即使是现在日本的物品在价格上都是没有竞争力的,一旦有相似品质的物品和他竞争时他基本上都会败下阵来,而中国机电产品品质的提高也就成了压垮它的拿一根稻草,只要在其他产品上中国的品质都能够大幅提高还将有更多的日本产品会败出中国
松下是日本的品牌,可是现在的松下电器都是国产的吗?
松下公司的全球统一品牌策略
国内品牌National和国际品牌Panasonic
松下电器拥有两个英文品牌名称。在产品的市场推广中,松下在日本国内使用National,在海外使用Panasonic。National品牌的诞生先于Panasonic,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两个品牌产生的历史。
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做学徒时经常看到报纸上写着“International”这个英文单词,查字典后得知是“国际的”的意思,把“Inter”去掉,“National”是“国民的”意思。“National”作为时代用语有一种时髦的感觉,而且使自己的产品成为国民必需品是松下最终的奋斗目标。所以在销售炮弹型车灯时,松下公司初次使用“National”作为商标品牌,体现了松下幸之助以民族产业为骄傲,以国家昌盛为已任的奋斗目标。
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松下电器的产品开始销售到世界各地。National品牌强调的是国民性,而非世界性,显然不符合松下产品国际化的背景,因此,松下果断推出了Panasonic作为海外产品的商标,利用Panasonic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推出新产品占领市场。
推行全球统一品牌Panasonic
松下电器为提高全球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在 2003 年开始将 “Panasonic”作为全球品牌进行统一 , 并把“Panasonic ideas for life”作为全球品牌口号,其意义是:全球松下集团员工要团结一致、通过研究开发、制造、销售、服务,为全世界的顾客不断提供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为实现朝气蓬勃的梦想、星罗棋布的数字网络社会、为人类繁荣和社会发展、为保护地球环境实现人类与地球共存的社会做出贡献。这也标志着松下公司在新的时代、新的体制下为实现向“全球 N0.1 企业”挑战而在品牌策略上所做出的积极创新。
随着日本松下电器全球第一款Panasonic品牌冰箱在上海的亮相,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的新任董事长伊势富一宣布,松下的全球第一品牌正式全面启动。2004年3月起,Panasonic将全面取代National,National将淡出人们的视野。
松下作为著名的国际公司,在实行了多年的双品牌战略之后,选择了单一的综合品牌Panasonic。松下的中国公司新任董事长说明了松下公司这一重大品牌战略决策的根本原因是:松下旗下的Panasonic和National,经常会混淆用户的品牌概念,大大分散了松下的品牌资源,不利于增强松下的整体竞争力。因此,松下决定使用Panasonic作为全球海外市场统一的品牌商标。
松下由多品牌战略转变成单一的综合性品牌战略,可充分发挥综合性品牌战略的优势:节省品牌建设的费用投入;集中所有资源全力塑造统一品牌,增强综合品牌在目标市场中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联想度;以统一的品牌形象确立市场定位,使其个性更鲜明;以综合品牌整合公司的各种资源,建立与松下公司国际市场地位相称的强势品牌的统一形象。
综合以上分析可看出日本知名国际企业的品牌策略各具特色:索尼公司以单一品牌在电子产品领域实现了深度延伸;精工手表以不同品牌分隔了产品服务的目标顾客群和价格定位;丰田公司阶段性推出不同品牌弘扬了公司的创新精神,满足了不同时期顾客的需求与偏好;资生堂公司则以内外有别的品牌战略实现了差异化营销和品牌价值的最大利用,赢得了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松下公司从多品牌策略转向统一品牌策略以建立全球统一的品牌形象。日本这些国际知名企业的品牌运作经验值得我国企业借鉴。
听说松下洗衣机要停产了,是真的吗?
这个问题我来给你详细的解答一下,出现你说的这个情况有以下几种情况:
1.商场的销售服务员是TCL的推销员,也就是大家说的导购,他们推销出去的机器在厂家能拿回扣,或者说是厂家的外派员,他会推荐给他钱的公司产品。
2.松下的机器确实耐用,这个不能否认,比国产的要好,建议还是买国产的机器,支持国产说明咱们很爱国,干吗让日本人赚钱,就是不买国产的也不用买日本的,可以是其他国家的。鄙视,憎恨小日本。
3.关于《松下的电器都是国产的》的这个说法,按本人的理解应该是:日本的贴牌产品,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中国制造的,但是挂的是别人的牌子,在行内叫做OEM厂家。
4.最后的一个问题你说的《松下的就比其他品牌的贵一些》,这就应该就是属于典型的品牌效应,只要牌子亮,价格总要比不是名牌的价格要高很多,羊毛出在羊身上,名牌的所有费用会间接的出在消费者身上。
panasonic是什么牌子
现在松下是在杭州的,和原来杭州的金鱼洗衣机厂合资,名字叫做金松洗衣机,其实就是国产,号称什么小日本技术,也就是那么回事,至于停产,暂时还没有这个说法,不过松下的市场份额渐渐的在降低,停产,滚出国门,那是迟早的事情
松下手机退出中国市场了?
Panasonic是日本品牌松下。
松下是日本的一个跨国性公司,在全世界设有230多家公司,员工总数超过290,493人。其中在中国有54,000多人。
Panasonic的中文为“松下”(早期叫National,1986年开始逐步更改为Panasonic,2008年10月1日起全部统一为Panasonic)由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自1918年松下幸之助创业,发展品牌产品涉及家电、数码视听电子、办公产品、航空等诸多领域而享誉全球;该企业品牌跃入《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
松下发展历程:
2023-03-28松下与中国信通院围绕绿色数字经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23-03-13逐梦同行 共筑华章——《松下电器与中国》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2023-02-26松下打造中国首个健康养老社区 雅达·松下社区正式落成。
2023-02-24绿“智造” 创未来——松下冷热电三联供氢能示范项目正式运行。
2023-02-13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年会成功举办, 松下荣获社会责任治理水平五星评级。
以上内容参考:松下-关于Panasonic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松下
如何评价松下退出电子市场的竞争?
还记得原来周杰伦做广告的风靡一时的松下GD55吗?现在早已没有了!
2005年3月底,由日本东芝公司、南京普天通信和香港王氏国际三方合资建立的南京普天王芝公司,在扭亏无望的前提下,日本东芝日前在南京对外公布,撤离中国市场,东芝方面已将相关生产设备折价卖给中方,并退出在南京普天王芝的全部股份。
当初,东芝宣布退出国内手机市场这一事件,引起了业内对过去几年来一直处于国内手机市场二、三阵营的日系手机企业生存状态的关注。当时曾有业内人士断言,此事将引发日系手机企业“前赴后继”地淡出中国。当初的断言如今成为现实。事隔8个月后,同为日系手机代表的松下也黯然退场。
12月9日,松下公司宣布关闭其位于菲律宾和捷克的两家手机制造工厂,以及美国和英国的手机研发中心,并将裁员1400人。此举意味着松下手机退出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2.5g移动通讯市场。
继东芝后,又一日系手机巨头倒下!同为日系手机代表的三菱,虽然并未正式退出国内手机市场,但两年来推出的新品寥寥,在市场上也少见其身影,与“退出”几乎无异。加上早在2003年便退出中国市场转而选择与爱立信合资成立索爱返攻国内市场的索尼;以及在国内cdma市场上苟延喘息京瓷三洋,至此,日系手机在国内市场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nec仍在孤军混战。
当我们回望过去几年日系手机在国内手机市场的表现时,作为日系手机的代表,松下手机的名字,一直跳跃在我们的记忆中。
曾经辉煌
在早期的中国手机市场2000年,松下手机以gd90(报价 热评)、gd92(报价 热评)、gd93(报价 热评)让国内消费者认识了松下手机,其修长轻盈的外观设计另习惯了摩托罗拉西门子等品牌手机笨重厚实的国内消费者眼前一亮。随后在2002年底,携红透亚洲的周杰伦代言松下手机的旋风,松下推出了gd88(报价 热评),并作为首批支持中国移动彩信业务的手机之一,在国内手机市场中创下了不俗的销售业绩。同期的gd55(报价 热评)与gd68(报价 热评)也均有不俗的市场表现。其中gd55凭借小巧可爱的的外观设计在女性手机市场中颇有斩获;而gd68以时尚设计合适价格在青年一族中风靡一时。
在一贯挑剔的日本市场,松下手机以16.4%的市场份额,仅次于nec的19.8%而高居市场占有率亚军。而在国际手机市场,松下手机也已经声名远扬。
然而在国产手机如日中天的2003年和洋品牌大举反扑的2004年,松下手机却未能再在国内手机市场创造任何辉煌。虽然在2005年,松下相继推出了x800(报价 热评 视频 全景),vs系列等手机,却并未拯救其市场份额。在赛诺公布的上半年国内手机市场最新排名显示,松下手机在gsm市场份额暴跌了40%,成为gsm市场份额下滑最快的外国品牌。直至今日松下手机宣布退出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手机市场,松下手机,又一个倒下的来自太阳旗国家的通信巨头。
是什么让在日本本土手机市场风光无限的松下手机退出海外市场?松下手机退出海外市场是否意味着这个电子消费类巨头挥别通信行业?
退出的无奈
市场定位。一直以来,日本电子消费类厂商凭借其精致的外观设计、上乘的制造工艺在中国都以高端形式示人,一提到索尼、松下、东芝等日系品牌,大部分消费者脑中涌现的是高质量与高价格的印象。同样,松下手机在国内手机市场一直主打中高端市场,如果定位中高端在早几年的国内手机市场还行的通,那随着近年来国内手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味坚持中高端就显得有点“偏执”了。松下手机所坚持的中高端市场定位,与国内消费者的价格预期形成巨大落差。据统计,95%的中国消费者选购手机的心理接受价格600~2000元之间,根据业界公认规则给中高端手机的定义是指价格在2500元以上的手机,松下手机大部分机型为中高端,这与95%的消费者的经济能力不匹配。在价格竞争激烈的国内手机市场,松下手机迟缓的价格反馈速度,让松下手机一直无法实现“一步到位”式的市场价格预期。而这也是松下手机屡屡调价但仍然失去市场先机的原因,松下手机的中高端定位使其深受此害。
产品策略。随着移动通讯市场的飞速发展,手机已经由之前的耐用通讯工具逐渐演变为时尚电子消费类产品。这对手机厂商提出了产品外观设计、产品更新速度提出更高要求。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外形美观是消费者选择的手机一个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而产品的多样化同样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在这二点上,松下手机都欠缺。中国消费者偏向于喜欢小巧型的手机,而手机延续了日系外手机观宽大、略显笨重的特点,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矛盾。即使是松下今年夏天推出的7款新品,也存在着外形雷同、单一,缺乏独特性的劣势。在产品款式多样化方面,到目前为止,松下在今年仅仅推出了11种机型。而同为日系松下的nec在今年就推出了33款机型。但即使是新品,松下手机各个款式的区分度也不大。松下今年发布的7款机型vs2(报价 热评 视频 全景)、vs3(报价 热评 视频 全景)、vs7(报价 热评 视频 全景)、sa6(报价 热评 视频 全景)、sa7(报价 热评 全景)、mx6(报价 热评 视频 全景)、mx7(报价 热评)从外型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它们都具有笔直的线条,宽阔的折叠机身,并采用了松下特有的一键开启设计。外观设计沉闷、产品线缺乏是松下手机给业人人士最大的印象,忽视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策略,让松下手机远离了消费者的目光。
运作模式。面对人口庞大、市场层次繁杂的中国市场,许多跨国公司选择了本地化,在产品开发、渠道操作、人才运用上都尽量实现本地化。松下手机却并非如此,其照搬海外其他市场的的市场战略定位和操作方式严重背离了中国手机市场的实际情况,尽管这种定位和操作方式在日本和欧美市场都很成功。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人才的本地化。在同为日系厂商的老对手nec请来曾在摩托罗拉浸*长达9年的卢雷操盘中国业务之时,松下手机仍然由一批来自日本的并不熟悉中国手机市场的高层掌控着。人才的本地化,直接影响着是否能准确把握国内手机市场动态。当nec手机在深谙中国手机市场的卢雷的带领下,以全新面貌在市场上拼杀时,松下手机却因为不熟悉国内手机渠道、对市场判断错误等原因造成了库存大量积压,由此造成了对渠道和终端的损伤,直接影响了手机代理商对是松下手机运作模式的担心。运作模式不当带来的渠道与终端的不信任,是松下手机在国内经营中难以逾越的硬伤。
同时,另外一个因民族感情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同业不可小视。近年来,日本政府“军国主义”外交策略有灰复燃的迹象,中日之间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出现了诸多摩擦。政治层面有小泉参拜战国神社,经济层面有双方争夺东海石油开发权,社会层面有珠海事件。中日之间众多不确定的政治经济因素,使民族情绪加速蔓延,“抵制日货”成为近年民间处理中日之间的主旋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为日本工业经济象征的松下,自然难逃其咎。
难道,松下就真的放弃极具增长潜力、并拥有多年行业经验的通信市场?当我们仔细观察松下的种种布局之时,也许能找出一些答案。
退出背后的预谋
据悉,世界上第一部3g手机就是松下生产出来的。在世界3g应用最先进的日本,松下也几乎包揽了3g业务中从基站设备到终端的所有环节。同时,松下与全球知名的3g运营商ntt docomo保持着长期深度的合作,无论终端、设备、还是解决方案,松下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02年,松下与nec、华为联合开发3g移动终端技术;2003年,松下与ut斯达康合作开发3g基础设备;同年,松下又通过与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加速3g等尖端移动科技在中国的落地。熟悉通信市场的人都知道,小灵通与电信、网通的关系非常微妙。电信和网通在未来至少会获得一张3g牌照。
此外,随着3g时代的到来,运营商将占据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松下在2005年进一步加大了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的力度,中国运营商保持密切关系。其中有力的佐证是已经上市的x700(报价 热评 全景)、x800和新近上市的vs6(报价 热评)、mx6和mx7等多款手机都获得了中国移动的认证,成为了运营商的定制手机。
至此,相信很多读者已经对之前笔者所提的答案已经略知一二。松下对国内3g市场的布局中所蕴含的野心,已昭然若揭。在竞争激烈、利润率日趋降低的2g、2.5g市场,松下选择了全身而退。3g已经在中国市场已呼之欲出,在这个令各通信巨头垂涎不已的大蛋糕中,松下已早早布下棋子。
以退为进,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兵法策略。在当今的移动通信行业,松下将这个古老的兵法为其所用。
作者:匿名用户链接: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松下(Matsushita)是一个集团,包含松下电器,松下电工,松下住建,现在已经统一成为Panasonic集团(中国是全球唯一保持“松下”品牌的国家),我们通常说的松下,特指松下电器。松下电器是消费电子行业内最早实现垂直整合的制造商,也就是松下电器的任何产品上的零部件都可以完全自主制造生产,这也曾是松下能在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取得平衡的关键,随着日本经济大环境的影响,08年之后,松下逐步放弃掉垂直整合的思路,现在常常被拿来作为产业内垂直整合的案例是近年崛起的三星,几个月前,BusinessWeek还发表了篇剖析三星为何强的文章,将这种垂直整合能力当作是三星的一种竞争优势,在我看来,基本是瞎扯淡,也是我不看好三星未来的原因。
公司是有基因的,松下公司在它90多年的发展中,从来只有技术领先,但缺乏产品创新,技术领先的体现在于,在竞争对手发布一款新时代的电子消费品的时候,松下可以快速的模仿,制造,并在工艺上部分甚至全面超越对手,电视、手机、随身听等等很多的最薄,最耐久,最三防概念都是松下率先达成的,尽管产品会落后于对手发布,但在品质、设计、产品特色、价格方面往往能快速做到平衡,从而打开市场,这是松下技术强悍的地方,但是整体的创新不足。因为松下的企业文化根本就不是创新,而是为全社会提供廉价且质优的电子消费品(自来水哲学)。
松下电器的品牌很多,Panasonic是最为大众熟知的一个,其次National的名声也不错,稍微比较小众的一个是Technics. Technics这个品牌没能延续下来,我一直觉得是松下公司的一个遗憾。上世纪随着音响行业的发展,松下也希望能够改变自己以往只有性价比的产品形象,于是推出了一个高端的AV品牌Technics,Technics在耳机、音箱等音频领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产品,早年那些爱玩的有可能见过这个品牌,基本上DJ都知道Technics这个品牌在黑胶打碟机领域的分量,此外,Technics也生产钢琴(电钢)与YAMAHA,CASIO,ROLAND等品牌竞争,到了90年代末期,Technics逐步淡出,后来彻底为Panasonic取代。
所以,松下是一个比索尼业务范围广的多的企业,之所以松下常常被拿来和索尼比较,我个人觉得主要有两点原因:1,在那个全球消费电子被日本垄断的时代里,索尼产品创新之后,松下是第一个能推出竞争性产品的公司,这个得益于松下公司强大的技术实力;2,在历史上,对于行业标准的争夺,松下和索尼有过多次正面的交锋,互有胜负,当年这种巨头之间的博弈,就仿佛今天的iOS对垒Android。
在与索尼的正面交锋中,松下尝到过一些甜头,比如上面有人提到的VHS,还有DVD,但也有一些比较失败的例子。松下是全球最早推出32位游戏机的公司,3DO的诞生领先后来大名鼎鼎的索尼PS有超过一年多的时间,尽管占有市场先机,但是因为营销的原因,最终导致松下早早退出游戏市场(有兴趣的去搜索吧,不赘述了)而索尼则凭借PS及后续产品成为家用主机市场的霸主;再比如,索尼1989年收购哥伦比亚三星公司之后,松下也在1990年通过收购环球公司进军**行业,很可惜的是,索尼目前已成为好莱坞的“六大”之一,并将此作为核心业务之一,而松下则因为经营不善,于1994年彻底退出**产业。DVD时代,环球公司曾经发行过的《辛德勒的名单》的“水晶盒”版DVD,在碟片的环状喷码处,可以清晰的看到“Matsushita”的字样。
松下和索尼,曾经在多个领域有的竞争,但在市场规模及多元性方面,两家公司的定位其实完全不同,松下规模要比索尼大,但在品牌价值上,索尼要高于松下(松下在它最辉煌的时候没有统一品牌)
最后,松下电工的业务中TO B的成为会较多,当然也包括一些TO C的产品,比如你家可能就会有松下的插座,电灯(早年松下电工还生产空调,与松下电器竞争);至于松下住建,基本以日本国内市场为主,中国的话,上海有一些白领家庭的装修可能是找松下住建做的,松下住建最近几年也有向内陆城市渗透的趋势,你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买到松下的地板,松下的衣柜等等。
补充一点,如果说到松下集团目前最强大的一个领域,很可能是航电市场,PAC(panasonic avionics corporation),在全球航电市场,松下占有70%或更多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Thales,Rockwell等竞争对手,你只要坐过飞机,你基本上就和PAC打过交道,国内航班上的影音娱乐系统多是PAC提供的。(内容源于知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